学术动态

第一届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学术论坛在浙师大举行

作者: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4-10-21

10月19日至20日,浙江省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学术论坛在浙师大举行,论坛旨在深入探讨方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推动方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学术论坛现场。图片来源 人文学院


浙师大副校长张建珍,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邱新立,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袁新国,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金华市方志办、各省市方志研究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浙师大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心主任葛永海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张建珍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在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她表示,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加强方志文化研究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论坛必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专家、领导继续支持和帮助学校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袁新国对如何促进方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如何进一步发挥方志文化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三点感想。一是方志文化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基础理论,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方志文化研究应该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地方志编纂、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三是方志文化研究需要加强跨文化研究,拓宽研究视域,丰富方志研究的方法。


邱新立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众多方志人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们一起研讨新方志的编修、方志文化的传承,希望与会者能够充分利用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深化对方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共同推动方志文化的繁荣发展。


省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颜越虎宣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先生给本次论坛发来的贺词。成岳冲充分肯定了中心成立一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希望中心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接再励、奋发有为,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就,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地方志事业的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论坛分主题报告和分论坛两个部分。主题报告中,省地方志办公室潘捷军简要回顾了方志学创立的历史,点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学科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南开大学张传勇关注“方志+年号”的现象,指出现代方志编修可借鉴传统方志研究的范式。浙师大李义敏利用历代方志文献,考证了鱼鳞图册名称的形成与演变。上海地方志办公室陈畅围绕“无图不成志”与“一图抵千言”进行阐述,展现了方志中图片的重要性。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段伟对方志学人才培养提出建议,鼓励各级修志机构与高校研究中心合作。宁波大学沈松平肯定了来新夏先生在新中国的第一轮普修方志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谈论了来新夏先生在修志方面的新见解。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吉祥就地情学理念与大方志观构建展开汇报。敦煌研究院王志鹏讲述了方志编撰的基本学术规范。讨论涵盖了方志文化的多个方面,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也有丰富的实践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分论坛围绕方志理论与修志实践研究、旧志研究、地方文献与历史文化研究、乡村志与方志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体合影。图片来源 人文学院


本次论坛展示了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在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方面的实力和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方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编辑:盛灿灿